close

耶誕市集(Christmas Market)的起源來自德國, 是為了迎接聖誕節來臨的一項慶典活動。充滿濃厚耶誕味, 瀰漫幸福、歡樂氣氛的耶誕市集, 因為深受人們歡迎喜愛, 所以如今已不僅限於在德國, 而是世界各地許多地方都可以見得到。然而, 對我而言, 有著童話故事般夢幻色彩的耶誕市集, 似乎還是擺在歐洲最對味。

每年, 約莫從耶誕節前四週開始, 歐洲各地陸續會有耶誕市集活動, 為期有長有短, 小城鄉鎮地方, 也許只有短短3~4天; 大城市或是舉辦的市集規模比較大的地方, 常常就會持續個3~4星期, 直到耶誕結束, 甚至有的還會到過完新年。

倫敦泰晤士南岸河畔的耶誕市集(London, Southbank Christmas Market), 算是中型規模, 一般耶誕市集該有的攤位, 如耶誕飾品小物、木製藝品、銀飾、食品…等樣樣不缺, 且由一棟棟木造小屋組成的市集, 保留延續了傳統耶誕市集的風格。逛市集的那天很冷, 是今年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 然而湧擠的人潮、濃烈熱鬧的節慶氣氛, 溫暖了5C之下的寒凍氣候。

好愛這一攤, 使用肉桂、柑橘類水果串成的耶誕花環、飾物。溫馨的色系、香甜的氣味, 非常有耶誕氣息(Christmassy), 是這一季最應景的裝飾。

這個季節, 最受歡迎的還是熱呼呼的食物攤, 往年總會來份熱騰騰的德國烤香腸, 但今年到達市集的時間早了些, 午餐尚未消化完, 又被這攤香氣逼人且好久沒吃的西班牙油條(Churros)所吸引, 於是只好先割捨也很喜愛的德國烤香腸。由於油條(Churros)是現炸的, 買的人又多, 因此排了好一回才買到, 所幸還真是好吃呢! 炸好的Churros灑上薄薄肉桂粉、糖粉(店員會事先問顧客要不要加), 再沾著附上的巧克力醬吃, 美味呀! 不曉得是太久沒吃(上一次吃Churros也是在這裡, 但是2009年的事囉, 請閱: 河畔美食節的西班牙油條), 或是多了肉桂粉的魔力(上次吃沒有加肉桂), 總之感覺比上回還要美味好幾分呢!


冬天歐洲暗的早, 於是耶誕市集還有一個撫慰人心的功能, 可以暫時止住異鄉遊子對寶島台灣夜市的渴求。每年, 幾乎都會重複著同樣的話語: 又到了可以逛夜市的季節囉! 然後抱著逛‘台灣夜市' 的心情去逛 '耶誕市集', 這或者也是我極愛耶誕節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不過, 歐洲人的耶誕市集終究還是以‘氣氛’取勝, 賣得多半是應景的節慶飾品, 食物方面的選擇並不多, 大多以甜食、酒類飲料為主。所以, 若真以逛台灣夜市那樣的期待(可以飽嚐多種美食)來逛耶誕市集, 恐怕就會有些小失望囉! 我曾經逛過的幾場耶誕市集裡, 若要選出以‘食物’取勝的, 曼徹斯特(Manchester) 的耶誕市集, 絕對是首選。其實, 耶誕市集裡賣得食物, 幾乎都大同小異, 每個市集必有、也是最熱門的美食, 大概就數德國香腸和熱香料酒; 然而Manchester的耶誕市集, 除了前述的兩樣之外, 還可以嚐到歐洲各國風味料理, 它的食物攤種類精采多樣, 我在那嚐過至今仍懷念不已的‘匈牙利牛肉湯’呀!

熱香料酒攤前總是擠滿排隊購買人潮, 是每個耶誕市集共同的現象。這個由紅酒、橙橘、糖、肉桂…等香料熬煮成, 德文名為Glühwein, 英文稱Mulled Wine的熱調香料酒, 是耶誕市集裡, 人手一杯, 最受青睞的飲品。Mulled Wine, 也像是歐洲人冬天的‘療鬱系飲料', 人們在冷冽的歐洲冬季, 藉著啜飲一杯香甜熱紅酒, 彷彿有了足夠能量驅趕走冬日的寒意, 渡過漫長嚴峻寒冬。

天色暗下之後, 如點點繁星般璀璨、閃耀、溫暖的燈飾亮起, 為耶誕市集披上一襲華麗的衣裳。倫敦的耶誕很美, 沉穩卻不失歡笑、熱情, 低調卻又帶著時尚、高雅; 對耶誕的詮釋, 倫敦有它獨特的氣息與風格。
全站熱搜